close
臺商:看好雲南,就在這兒發展



雲南區域優勢明顯,素有“面向三亞(東南亞、南亞、西亞)”“肩挑兩洋(印度洋、太平洋)”之稱。圖為參觀者在雲南昆明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南亞博覽會上觀看展品。 新華社記者

周 磊攝

北緯23.5度,北回歸線橫貫瞭雲嶺紅土高原和東海的寶島臺灣。每年的夏至日,雲南的墨江和臺灣的花蓮都能受到同樣的太陽光垂直照射。

6月中旬的春城昆明正是端午時節,一場規模大、成果豐、影響深的雲南臺灣兩地交流合作盛會——第七屆雲臺會日前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兩岸的政要、企業傢、專傢學者等800餘人參會,產業對接、展覽活動、體驗交流,一路走下來,臺商們的一致感受是:“看好雲南,想在雲南發展。”

開放東風 效應明顯

“我從小就在教科書裡讀到,雲南昆明是個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小時候唱靜電機《思我故鄉》這首歌,也會為裡面‘滇池三百裡芙蓉’的歌詞而神往。此次再次踏上雲南這片土地,除瞭發現美麗景色依舊,更感進步飛速,令人驚艷。”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雲臺會開幕式上的一席話,道出瞭不少來雲南發展的臺商的初衷。

彩雲之南,不僅風情獨特,而且是中國通往東盟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具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多重政策疊加優勢。近年來,雲南正積極發揮各項優勢,加快開放步伐,不少臺胞都在這裡找到發展新機遇,逐夢成長。

從臺灣到上海從事進口食品貿易20餘年的臺商陳菊華便是其中之一。她深感近年大陸發展迅速,尤其在雲南昆明,零售市場發展前景可期。“昆明的社會消費零售市場規模較大,餐飲等消費增長迅猛。”陳菊華表示,除瞭耕耘本地,她還打算借助雲南的區位優勢輻射全球。“我和團隊打造瞭智慧貿易平臺。借助平臺,希望把雲南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推廣到周邊國傢乃至全球,通過智慧零售實現多贏。”

陳菊華不是獨一個想借開放東風的人。在本屆雲臺會開幕式上,現場簽約合作的14個項目涉及綠色農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特色小鎮、旅遊文化等領域,金額達96億元人民幣,簽約項目“一帶一路”效應明顯,產業更優化。

共享經驗 對接產業

臺灣和雲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多民族聚居區、緯度相似,都有高山峽谷等各種地理和人文景觀,還有豐富的農林產品。“臺灣在精致農業技術方面很有優油煙處理設備勢,如果以臺灣的技術,結合雲南豐富的物產,相信會增進雙方共榮互利。臺灣在綠色農業、生物科技、觀光旅遊、健康照護、文創等產業累積瞭很多成果,如果把臺灣的經驗帶到雲南,相信以雲南更為豐富的多元文化資產,未來發展前景必將更為燦爛。”洪秀柱建議說。

事實上,“找共同”正是雲南和臺灣順利開展經貿交流合作的不二“法寶”。雲臺會期間,兩岸經營者俱樂部(臺灣)主席王國安的一段發言讓雲南旅遊業者很受啟發。“臺灣有村莊因為卡通青蛙‘IP(知識產權)’而重獲新生,苗栗也有村落在一朵桐花上做文章,打造桐花宴、桐花大道,促進旅遊和婚慶經濟蓬勃發展。”他說,雲南資源豐富,景色美不勝收。目前,雲南正打造特色小鎮,在這一過程中,要註重特色“IP”的設計,梳理、挖掘特有的地方資源和底蘊,實現更好發展。

除瞭文創,雲南也期待和臺灣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玉溪市介紹當地大健康產業發展基礎,滇中新區推介現代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情況……“雲南正在努力打造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這‘三張牌’,希望與臺灣推進精致農業、生物醫藥、旅遊文創、現代商貿物流、養老與大健康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雲南省省長阮成發說。

廚房油煙處理搶搭快車 道路寬廣

“雲臺會自2012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瞭六屆,取得瞭豐碩成果,見證瞭許多臺胞把握雲南發展良機,實現更大發展的歷程。他們的經歷,是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的成功縮影。”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在雲臺會上總結說。

自從2012年首屆雲臺會舉辦以來,雲南臺灣兩地在醫療健康、文化創意、旅遊觀光、生物制藥等8大產業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共計簽署161個雲臺合作項目,協議金額1240餘億元人民幣,在厚植“九二共識”認知、融洽兩岸同胞親情、深化雲臺融合發展方面彰顯重要作用。

截止2017年底,在滇臺企總計831戶,實際到位資金11億美元,臺灣知名企業旺旺集團、統一集團、康師傅控股集團、富士康集團、潤泰集團、天福集團等相繼落戶雲南,臺資企業正逐步成為推動雲南跨越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廣大臺胞、臺企搭上大陸發展的快車,在廣闊的天地中,實現自身價值,道路越走越寬。”劉結一表示,隨著“惠臺31條措施”的落實,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迎來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大的機遇。

阮成發透露,雲南正在策劃出臺更加優惠的一系列具體舉措,這吸引瞭很多臺商的目光。臺北市生物產業協會秘書長呂銘峰接下來就打算與昆明在大健康領域開展合作,而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高級顧問尹啟銘則想把臺灣的半導體、電腦、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帶到雲南。

招商引資、投資興業,這熱鬧的場面在雲臺會落幕後,還在延續。從東海到高原,一股“登陸”浪潮裹著海風,正向雲嶺大地匯集。北回歸線上高原和寶島的交集正醞釀著新的力量、新的希望。

記者:汪靈犀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6月21日 第04 版)

責編:王亞南、夏麗娟

靜電機


4CE669591D7BE319
arrow
arrow

    fllifl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